文:鱼七苏 图:《元气囝仔》
时间如白驹过隙,转眼间,11月已接近尾声。
今年似乎没有什么特别大的成就,只是平平淡淡地吃饭、睡觉、生活。
这种平淡其实也不错,直到有一天,同事在开会路上无意间提及年末可能又有一轮裁员风波,我才意识到,满足于现状的自己,其实并未准备好。
除了认真工作,我似乎找不到其他养活自己的方式。我不够自律,年初制定的减肥计划从未真正实施。
我也不够自省,自律打卡本上列出的任务清单,只有一页画满了红勾,然后便不了了之。我把懒散当作松弛,还沾沾自喜:人,就是要过轻松的生活。
一旦遭遇职场危机,我才发现,手里的底牌真的很少。
1.「在浪涛中稳定船头」
自己眼中的松弛,往往被误解为“心大”,或是缺少那种“一定要赢”的紧张感。
这种松弛带给我的,一度是平庸,是温水煮青蛙。学生时代没有成为班里的尖子生,工作后也不争取优秀员工,时常觉得自己可以拥抱一切可能,下一秒又宁愿当个小废物。
我不是被富养长大的小孩,很小的时候就学着做懂事的姐姐。到现在,之所以还称得上松弛,也是得益于遗传爸妈的好心态,太过耗尽全力去生活,会把自己耗尽的。
担心职场变化,担心存款不够的窘迫,担心再就业的麻烦,焦虑时时蔓延心头。面对生活的浪涛,自己就像一艘随之摇摆的船,效率低下,内耗不止。
在朋友眼中,我事业游刃有余,副业也走上正轨,父母康健、家庭和睦、孩子房子车子都有,但隐藏在背后的负债和还贷压力,有口难言。
诚然,为了过上好的生活我们提前消费,不够清醒,为了孩子以后上学方便,高位买房,身处快节奏的时代,曾被裹挟过了几年忙乱又虚荣的生活。
随着境遇好转,手中有些存款,才懂得适当放缓步调,多给自己鼓劲,稳定船头,才会越走越远。
2.「在夹缝中腾出手来」
松弛不同于摆烂,而是忠于内心、丰富体验。
我和家人沟通了自己当下的闷闷不乐,他们劝我不要想太多,做一天是一天,也可以,也可以回老家休息一阵。
可能是从小到大的优绩主义,害怕追不上、被抛下,很多时候也是庸人自扰。
聊完之后,心情开朗了许多,随之而来的是写作副业的节节顺利。好像再次印证了那句话,“人只有快乐,运气才会变好。”
学会关闭旧的频道,尝试深耕新的选择。也正是业余写作这件事,就像把心绪重新整理一遍,不好的慢慢自我消化,它给我带来了自由、平静。
忙着工作,忙着带娃,忙着业余写作,在夹缝中腾出手来,一边崩溃一边自愈,化力量为文字,活进自己的热爱里,一切都会舒展自在。
3.「内心拥有力量的人」
以前看过一个纪录片《徒手攀岩》,攀岩者Alex不带任何保护措施,徒手攀上3000英尺高的酋长岩。
没有安全绳,没有人保护,也没有同伴,他的每个动作都像是跟死神博弈,连一次呼吸,都能决定自己的命运。
但他的状态非常自信洒脱,每一步都走得很稳健、很享受。
这一瞬间,我才理解“勇气”这个词的含义。
生活也并非是“无保护独攀”,人要常怀勇气,做任何人生选择的时候,我都希望是随内心喜好出发,不为落后焦虑,不为责任勒索,不慌不忙地往前走。
常言道,学会接纳自己,是人生的必修课。
即使优秀如董卿,在一次媒体采访中,她说:“在大家心里都以为我做的很好了,其实有时候我还是会感到自卑。”
但最后,他们都找到了自洽的方式,并不断挑战自己,将非议远远甩在脑后。
焦虑内耗,是现代人的精神牢笼,做一个内心拥有力量的人。
不浪费自己的时间和努力,不被外界推着走,不失去自我掌控感,调整姿态,为了再次出发而积蓄能量。
4.「写在最后」
网络上有句话,引发无数人共鸣:“如果回忆过去,我会抑郁;如果展望未来,我会焦虑。”
当感到身心疲惫,体会不到快乐,也是情绪在提醒自己:
生活的美好,需要你卸掉刚强,柔软体验。
心理学家卡尔·荣格曾说:“没有一种觉醒是不带着痛苦的。”
要允许自己软弱,允许自己犯错,允许自己不知道。
心理学里经常讲一句话:“比起怎么教育孩子,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更重要。如果你能活得自洽,孩子就会在你的身后有样学样。”
所以,不要自怨自艾,不必把自己拘泥在任何一种路径里,培养内在力量,足以支撑自己大踏步地向前,去拓宽自己的认知边界。
专注过好当下的每一刻,其他的就顺其自然吧。
作者介绍:
「鱼七苏成长笔记」
转载请注明来自湖南百里醇油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,本文标题:《30岁,别混淆不努力与松弛感》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